在“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今天,國內各大城市之間的人才搶奪硝煙四起。身處轉型傳承“陣痛”中的民營企業也打出重拳,以高薪引才,試圖借此解決多元發展中的人才問題。5月31日,以“年薪500萬+”全球求賢的海亮集團在啟動“星青年”人才戰略的第三個月,又召開全集團人才發展大會,公布人才團隊建設三部曲,啟動全球化人才戰略。
海亮“星青年”人才戰略 拉開浙江民企人才搶奪戰
2018年最熱的詞是什么?人才。
全國多個城市推出人才新政,為了吸引人才,給戶口,給房子,只要可以吸引人才,各地窮盡了一切辦法。
作為中國資本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浙江民企自發接過了人才爭奪的大旗,開出極具誘惑的條件,吸引人才的加入。海亮集團作為浙江民企的優秀代表,在2018年開年之初就提出“年薪500萬+招募未來領袖”,在浙江民企中率先搶占人才高地——啟動“星青年”人才戰略,計劃未來兩年內,在全球范圍引進近5000名優秀青年人才,集聚和培養企業未來領袖和行業領軍人物。
5月31日,海亮集團舉行首屆人才發展大會,公布了海亮集團人才團隊建設三步曲,集團經理級及以上共計1000人參會。
海亮集團董事局主席馮海良公布海亮集團人才團隊建設三部曲:培養是人才團隊建設第一重要措施,拿起“放大鏡”“向內挖”,盤活存量,挖掘潛力,給現有員工特別是年輕人更多機會、更大平臺;引進是人才團隊建設第二重要措施,拿起“多棱鏡”“向外找”,讓更多人才匯聚到海亮;用好人、留住人是人才團隊建設根本目標,拿起“聚焦鏡”,提升容量,增添動力,讓每一位海亮人舒心生活、盡心工作,充分施展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除了企業決策層面的決心,影響海亮集團人才團隊建設三部曲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則是:薪酬制度。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瘪T海良在大會上公布,他個人財富今后要增加三個重要出處:一是加大公益慈善事業力度,二是加大為國育才力度,三是加大與海亮員工分享力度。集團層面則將通過加快股權、期權、跟投、年金等報酬、福利制度改革,對優秀人才通過股權激勵建立起利益共同體。同時,將拉開收入檔次,健全薪酬激勵機制,以績效論英雄,設立優秀人才獎勵補貼、工齡補助制度,把優秀人才與普通員工的薪酬待遇拉開距離。
“這個過程本身也是重塑企業人才價值觀、優化企業文化的過程?!瘪T海良認為,通過人才團隊建設三部曲這樣系統的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起海亮集團唯才是舉、管理層年輕化和人才結構國際化的人才機制,再內化出全新的企業文化,將成為海亮集團未來能走多遠的關鍵。
據了解,海亮集團從2000年開始引進職業經理人,第一批引進的約40名職業經理人,至今超過80%仍然服務于海亮。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的文化已經在海亮形成。
全球化人才戰略破解民企接班中的人才危機
早在六年前,就有專家指出,我國85.4%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未來5至10年大約3/4的家族企業,即有300萬家民營企業將面臨交接班問題。
如今,臨界點已經來臨,“傳承”問題變得更加緊迫。與此同時,轉型升級成為國內經濟領域里的熱門詞匯,而隨著民營經濟規模的壯大、實力的增強,民營企業成為了轉型升級的重要主體之一。
在企業傳承、轉型升級的雙重重壓下,沉重的事實是:人才危機。如何把企業從上一代企業創始人手中交接給下一代的一批接班人手中?
據《2016年度浙江民企百強榜單》數據,年度民企百強入圍門檻已提高到119.5億元營收,邁入千億俱樂部的民企由2015年度的3家增至4家。
這意味著,未來十到十五年的時間內,浙江有100家100億級民企將進行傳承規劃和下一代接班人培養。而對千億俱樂部成員這樣龐大的商業帝國而言:制定人才計劃完成傳承轉型,更需要上升到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這也意味著,浙江民企之間的人才搶奪戰,也將空前激烈。
中國企業500強、浙江民企百強排名第二的海亮集團未雨綢繆,在浙江民企中率先搶占人才高地——啟動“星青年”人才戰略。
縱觀海亮集團發展史,“星青年”人才戰略啟動的根本原因,正是海亮集團又一次戰略轉型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大學之大在大師,企業之強在強人?!焙A良瘓F董事長兼總裁曹建國介紹,海亮集團發展至今,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初創階段:這一階段,海亮的人力資源主要依靠馮海良主席個人能力;企業成長階段:適逢國家經濟轉折,海亮需要更多的人才共謀發展,海亮人才工作由此濫觴;投資教育階段:海亮開始踐行“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快速發展時期:這一階段海亮確立了科技強企戰略,并開始了職業經理人的引進;管理創新階段:這一階段,國際經濟發生巨變,海亮股份上市,海亮意識到光有技術創新、沒有管理創新不足以支撐百年發展,光有市場影響、沒有風險控制不足以實現經典品牌,因此開始引進大量管理類細分人才;多元發展階段,產業領軍人物誕生,起到了一方支柱的關鍵作用。
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公開資料顯示,海亮集團發展戰略已經聚焦三大板塊:教育事業優先發展,大有作為;有色材料材料智造跨越發展,再有作為;健康產業穩健發展,有所作為。在新的戰略中,海亮集團提出到2025年,集團營業收入力爭超25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企業中游位置。
以“星青年”人才戰略為核心的全球化人才戰略,或正是海亮集團打開資本運作想象空間的最強鑰匙之一。
(來源:人民論壇網 金雄偉)